豬肉的豬肉最嫩分解圖介紹詳細分類 豬肉的不同部位肉質(zhì)不同,一般可分為四級。個部特級:里脊肉;一級:通脊肉,位最后腿肉;二級:前腿肉,好吃五花肉;三級:血脖肉,豬肉最嫩奶脯肉,個部前肘、位最后肘。好吃不同肉質(zhì),豬肉最嫩烹調(diào)時有不同吃法。個部吃豬肉,位最不同位置的好吃肉口感也不同。豬身上里脊肉最嫩,豬肉最嫩后臀尖肉相對老些。個部炒著吃買前后臀尖;燉著吃買五花肉;炒瘦肉最好是位最通脊;做餃子、包子的餡要買前臀尖。" 根據(jù)做菜要求選購豬肉的不同部位(附:豬肉各個部位分布圖)
豬肉的各個部位
1、豬頭肉:里面包括上下牙頜、耳朵、上下嘴尖、眼眶、核桃肉等。豬頭肉皮厚、質(zhì)地老、膠質(zhì)重。適宜涼拌、鹵、腌、熏、醬臘等。
2、鳳頭皮肉:此處肉皮薄,微帶脆性,瘦中夾肥,肉質(zhì)較嫩。適宜鹵、蒸、燒和做湯,或回鍋肉等?!?/p>
3、槽頭肉(又稱頸肉):其肉質(zhì)地老、肥瘦不分宜于做包子、餃子餡,或紅燒、粉蒸等。(含淋巴較多不宜多吃。最便宜。東南亞菜的炭燒豬頸取自此處)
4、前腿肉:這個部位的肉半肥半瘦肉質(zhì)較老。適宜涼拌、鹵、燒、腌、醬臘、咸燒白(芽菜扣肉)等。(餃子也常用這個)
5、前肘(又稱前蹄膀):其皮厚、筋多、膠質(zhì)重。適宜涼拌、燒、制湯、燉、鹵、煨等?!?、前腳(又稱前蹄、豬手):質(zhì)量比后蹄好。此處只有皮、筋、骨骼,膠質(zhì)重。適宜作燒、燉、鹵、煨等用?!?/p>
7、里脊皮肉:此處肉質(zhì)嫩、肥瘦相連。適宜鹵、涼拌、腌、醬臘或做水煮肉片,肥膘部位可做甜燒白等。
8、正寶肋:此處肉皮薄,有肥有瘦,肉質(zhì)較好。適宜蒸、鹵、燒、煨、腌,可烹制甜燒白、粉蒸肉、紅燒肉等。
9、五花肉:這個部位的肉因一層肥一層瘦,共有五層,所以叫五花肉。其肉質(zhì)較嫩,肥瘦相間,皮薄。量適宜燒、蒸、咸燒白、紅燒肉、東坡肉等?!?/p>
10、奶脯肉(又稱下五花肉、拖泥肉等):其位于豬腹部,肉質(zhì)差,多泡泡肉,肥多瘦少。一般適宜做燒、燉、炸酥肉等?!?/p>
11、后腿肉:此處肉好、質(zhì)嫩,有肥有瘦,肥瘦相連,皮薄。適宜做白肉(涼拌)、鹵、腌、做湯,或回鍋肉等?!?/p>
12、后肘(又稱后蹄膀):質(zhì)量較前蹄差,其用途相同。
13、后腳(又稱后蹄):質(zhì)量較前蹄差,其用途相同?!?/p>
14、臀尖:肉質(zhì)嫩、肥多瘦少。適宜涼拌(白肉)、鹵、腌,做湯,或回鍋肉?!?/p>
15、豬尾:皮多、脂肪少、膠質(zhì)重,適宜作燒、鹵、涼拌等。 好壞看顏色可分辨 買豬肉時,根據(jù)肉的顏色、外觀、氣味等可以判斷出肉的質(zhì)量是好還是壞。優(yōu)質(zhì)的豬肉,脂肪白而硬,且?guī)в邢阄丁H獾耐饷嫱幸粚由詭Ц稍锏哪?,肉質(zhì)緊密,富有彈性,手指壓后凹陷處立即復原?!〈熙r肉肉色較鮮肉暗,缺乏光澤,脂肪呈灰白色;表面帶有黏性,稍有酸敗霉味;肉質(zhì)松軟,彈性小,輕壓后凹處不能及時復原;肉切開后表面潮濕,會滲出混濁的肉汁。變質(zhì)肉則黏性大,表面比較干燥,顏色為灰褐色;肉質(zhì)松軟無彈性,指壓后凹處不能復原,留有明顯痕跡。 頸背肌肉(簡稱1號肉) 前腿肌肉(簡稱2號肉) 大排肌肉(簡稱3號肉) 后退肌肉(簡稱4號肉) 頸背肌肉(簡稱1號肉)指從第五、六肋骨中斬下的頸背部位肌肉;前腿肌肉(簡稱2號肉)指從第五、六肋骨中間斬下的前腿部位肌肉;大排肌肉(簡稱3號肉)指在脊椎骨下約4-6cm肋骨處平行斬下的脊背部位肌肉;后退肌肉(簡稱4號肉)指從腰椎與薦椎連接處(允許帶腰椎一節(jié)半)斬下的后腿部位肌肉。1-4號分割肉肌肉保持完整,表層脂肪修凈,肌膜不破。感官指標,色澤鮮紅或深紅、有光澤、脂肪呈乳白色或粉白色,有豬肉固有的氣味,無異味,冷凍良好,肉質(zhì)緊密,有堅實感;煮沸后肉湯透明澄清,脂肪團聚于表面,具特有香味。
---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里肌肉
豬的里肌肉相當于牛的肋里肌及沙朗部位,豬里肌以胸部的胸最長肌為主,肉質(zhì)嫩
還包含腰部的胸長肌,這就是大塊肉類料理常用里肌肉的道理。
(胸最長肌連接著尾底部與胸部及腰部)
肩里肌
是肩膀上方的背肉。平常家庭料理,可以選擇本身含油脂較豐富的里肌肉來燒煮,
選脂肪量較低的肩里肌來煎炒炸食,可以均衡調(diào)節(jié)油脂的攝取量。肩里肌的肉質(zhì)比里肌肉來得
結(jié)實、堅韌,比較有嚼勁,取來當火鍋肉片、南洋沙爹等都足具風味。肩膀里肌肉適合煎、烤與做排
肉用:肩腹部肉含筋,適合切薄片煮湯或作火鍋肉片,肩膀肉易附著脂肪,適合食補燉湯的料理。
小里?。ǚ评?/p>
豬菲利屬于附著在腰椎部內(nèi)側(cè)的里肌肉部分,是平常運動不到的豬肉,因所在的位置特別,也因此成了最柔軟、最稀有、最高貴的豬肉,一頭豬只有兩條菲利,豬排的料理就需用此部分,水煮肉片用此處。
胛心肉
前腿與肩里肌間的肉類,切薄片或不要太多肥肉比例的絞肉,常用此部位。
梅花肉
肩里肌肉靠胸部的部位,肉質(zhì)紋路是沿軀體走向延展,因此筋肉之間附著有細細的脂肪,常見取來當火鍋肉片、臺式的酸甜肉或宜蘭的卜肉 都足具風味。
排骨
連結(jié)里肌肉的胸骨至腰椎部的骨,把肉類取下后的骨變可作為料理用,如:接近小里肌的稱為小排骨里肌肉部位的骨則稱排骨;常見糖醋排骨、排骨等料理。
大腿肉
常指后腿肉,肉多脂肪分布均勻,含豐富蛋白質(zhì),煎、炒類常用。
豬腱
前后小腿去骨后所得的肉塊,腱子肉中的脂肪也很少,不需加以切修,不過,由于肉中有許多連結(jié)組織,因此極適合燉煮,鹵制。
五花肉
剔取第五肋骨到腰椎間的里肌肉后,就可看三層肉也是大家熟知的五花肉,又稱三層肉。因為從
側(cè)面看,是肌肉與脂肪分層交疊,所以被命名三層肉,它的脂肪含量是全豬最高的。適合做鹵肉飯。紅燒肉,梅菜扣肉,一般層數(shù)越多質(zhì)量越好。
絞肉
常用五花肉或夾心肉,使用機器或剁刀,將肉剁成細末狀,再依料理所需,做成丸子或內(nèi)餡等。
大骨
肩胛骨或臀骨等大塊骨,是熬高湯時不可或缺的主材料。
豬腸、豬心、豬腰。。。等內(nèi)臟
不同內(nèi)臟以不同方式洗滌干凈后,常用來制作燉補或燒鹵等料理。
前、后腿
豬腿脂肪含量,前腿(豬手)比后腿(豬腳)多兩倍以上,以燉煮方式,最能呈現(xiàn)汁多味鮮的好口味,如鹵,烤前腿較香醇,金華火腿、德國豬腿都取后腿較甘味。
如何選購新鮮豬肉
肉類色澤可判斷新鮮度
鮮紅色的豬肉表示新鮮,肉色蒼白沒有彈性而且濕濕的叫(打水肉)肉質(zhì)緊密干燥而
呈暗紅色肉叫(暗干肉)吃起來都不可口,有不好氣味的豬肉表示不新鮮或品質(zhì)不佳。
如何辨識肉質(zhì)的老嫩
豬肉的里肌較細嫩,而胛心肉、硬肌、臀肉等,肉質(zhì)較老,所以選購肉品時,請根據(jù)不同用途,選用不同的種類及部位。
買肉,彈性是重點
烹飪技術(shù)高低是影響豬肉食品上不上口的主因,然而選擇材料也是要事一件,因此在選擇豬肉時,先用手指觸摸感覺其彈性及硬度,新鮮豬肉,硬中帶柔,
肉質(zhì)帶有彈性,拿在手尚可感覺到沉重與彈性。
豬的種類影響口味
豬的種類很多,以國人的食用習慣而言,大根分為(黑毛豬)(白毛豬)(花豬)
由于黑毛豬的肉質(zhì)較緊密富彈性,口味較香郁,且數(shù)量也較白毛豬繁殖少,所以價格略高,
注重烹飪美味的人大會挑選(黑豬肉)
看豬肉與脂肪的質(zhì)地
肉色鮮紅色,切面有光澤,肉質(zhì)鮮嫩,組織強軟,瘦肉切面成大
理石紋,豬肉脂肪成純白色,質(zhì)地較軟而粘稠。
母豬肉比公豬肉口感好
選擇母豬肉時可看,母豬肉皮厚而硬,毛孔粗而深,有黑色斑點,
皮膚與脂肪之間沒有界限。若剝皮了,母豬的瘦肉成深紅色,手摸無沾液。
剛屠宰的肉質(zhì)不夠鮮美
剛屠宰的禽畜,肉味不鮮美,而且腥臊味較濃,屠屠宰的禽畜等肉類進行后熟期過程,應在低溫(4度左右)的環(huán)境下存放最好。
豬肉是我們?nèi)粘I钭顬槌3缘娜忸惷朗常藗冊谫I豬肉的時候,越來越重視不同部位的肉在營養(yǎng)和口感上的差別了。不過,豬肉的種類之多,讓我們難以一時分清,在這里做一個簡單的介紹,可以幫大家了解豬肉到底應該怎么挑選。按著烹調(diào)的需要,豬肉除去頭、蹄(爪)、尾外,一般分為以下14個部位。
1、血脖即耳至肩胛骨前頸肉,呈條形,肥瘦相同,韌性強。適于做香酥肉、叉燒肉、肉餡等。
2、鷹嘴位于血脖后、前腿骨上部的一塊方形肉。肉質(zhì)細嫩,前半部適于做酥肉,切肉絲、肉片,后半部適于做櫻桃肉、過油肉、炸肉段、熘炒菜等。
3、哈利巴位于前腿扇形骨上的肉(包著扇形骨),質(zhì)老筋多。適于燜、燉、醬、紅燒等。
4、里脊又稱小里脊。位于腰子到分水骨之間的一長條肉,一頭稍細,肉色發(fā)紅。這塊肉是豬瘦肉中最嫩的一塊,適于熘、炒、炸等。
5、通脊又稱外脊。位于脊椎骨外與脊椎骨平行的一長條肉。肉色發(fā)白,肉質(zhì)細嫩。適于滑熘、軟炸及制茸泥等。
6、底板肉后腿骨下部,緊貼臀部肉皮的一塊長方形肉,一端厚,一端薄,肉質(zhì)較老。適于做鍋爆肉、清醬肉和切肉絲等。
7、三岔位于胯骨與椎骨之間的一塊三角形肉,肉質(zhì)比較嫩。適于做熘、炒菜及切肉絲、肉片等。
8、臀尖緊貼坐臀上的肉,淺紅色,肉質(zhì)細嫩。適于做肉丁、肉段及切肉絲、肉片等。
9、拳頭肉又稱榔頭肉。肉。包著后腿棒子骨的瘦肉,圓形似拳頭。肉質(zhì)細嫩。適于切肉絲、肉片和做炸、熘菜等。
10、黃瓜肉緊靠底板肉的一條長圓形內(nèi),形似黃瓜,質(zhì)地較老,適于切肉絲。
11、腰窩后腿下部前端與肚之間的一塊瘦肉,肥瘦相連,肉層較薄。適于燉、燜、炒等。
12、羅脊肉連著豬板油的一圈瘦肉,外面包一層脂皮。適于燉、燜或制餡。
13、五花肉位于前腿后、后腿前的腰排肉,肥瘦相間呈五花三層狀,肋條部分較好稱為上五花,又叫硬肋,沒有肋條部分較差稱為下五花,又叫軟肋。上五花適于片白肉,下五花適于燉、燜及制餡。
14、肘子南方稱蹄膀,即腿肉。結(jié)締組織多,質(zhì)地硬韌,適于醬、燜、煮等
2025-01-22 14:50
2025-01-22 14:43
2025-01-22 14:21
2025-01-22 14:18
2025-01-22 14:10
2025-01-22 13:01